日前,30名温州日报小记者来到瓯江红温州市粮食集团党群服务中心,在党员志愿者的引导下,一同“探秘温州粮仓,感受‘一粒米的旅程’”。
“玉米象俗称米虫,是最常见的一种害虫”“大米加工的步骤为:运粮入库、检斤过磅、粮食扦样、品质化验、机械入库、粮面整理、熏蒸杀虫”……走进储粮科技馆,这里有科学储粮发展史、粮油作物展示区、虫害图鉴区等内容,小记者们手持任务书,一边听工作人员讲解,一边在馆内寻找正确答案。小记者祝睿哲近距离接触到犁、打谷机、古老的风机等农作工具,他说:“这些古人智慧的结晶,静静地诉说着完美真人 APP农耕文明的辉煌篇章。”
在平房仓内,小记者们纷纷站到谷堆上。小记者上官锦怡说:“好多粮食,看上去就像金黄色的被子一样!”工作人员介绍道:“平房仓和浅圆仓是两种非常常见的粮仓,浅圆仓和平房仓可分别存放7000吨左右和3000吨左右的粮食。”
活动当天,小记者们还走进大米加工厂,目睹稻谷变成大米的全过程。他们还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手工碾米。用取样杯取稻谷一满杯,提起压铊,安装好筛网,将稻谷倒入机头内……按下启动按钮后,机器很快就将白白胖胖的大米“吐”了出来。
“据说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就够养活2亿左右人口,以后我们绝对不能浪费粮食。”活动后,小记者诸葛明西更好地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义。
黄豆是怎样变身成豆腐的?豆腐的营养价值有哪些?10月28日下午,40多名温州日报小记者走进浙江东日雪顶豆制品有限公司科普研学基地,开启“探索一颗大豆的重量”研学之旅。小记者实地参观豆制品生产车间、亲手制作豆腐,通过听、看、做、品四个环节,体验传统工艺和创新科技相结合的无限魅力。
“什么东西模样四四方方,口感滑嫩味道香……”研学活动以猜谜语的形式开场。活动现场,讲解员从大豆的起源、种植完美真人 APP技巧、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现代营养科学对大豆价值的深入挖掘,为小记者科普了大豆被称为“全能营养王“的来龙去脉。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记者们走进现代化的豆制品生产车间,见证大豆经清洗、浸泡、磨浆、煮浆、点卤、压制等一系列复杂而有序的工艺,最终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的全过程。“太神奇了!”小记者林宸萱感叹道。活动不仅让她对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同时也让她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在食品工业中的巨大作用。
在动手制作豆腐环节,小记者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工具,从磨豆浆开始,一步步体验着传统豆腐制作的全过程。虽然过程充满挑战,但那份劳动创造美味的喜悦却是无法言喻的。“为啥别人做的豆腐光滑匀称,我的豆腐表面却破了两个大洞?”小记者余潇雨疑惑不解。原来啊,是他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充分搅拌石膏造成的。“做豆腐的体验又给我上了一课,看来凡事都得认真细心,马虎不得。”通过实践,小记者不仅学会了制作豆腐的基本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这不仅是一次对传统工艺的深入探索,更是一次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实践。”小记者祝睿哲这样书写自己的研学心得。
Copyright © 2017-2023 完美真人 版权所有 滇ICP备17007946号